沈住氣、聚合力,敢擔當、抓緊幹!…
4月12日,以“科技视界”为主题的2024广汽科技日(GAC TECH DAY 2024)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科技日聚焦智電前沿技術,推出了國內領先的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以及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的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這兩項技術均計劃于2026年裝車搭載。活動現場還展示了電磁懸挂、MLounge祺迹頭等艙、MBoard2.0祺迹芯智底盤、飛行汽車等多項廣汽先進技術,充分展示廣汽自主研發實力。
廣汽集團以科技創新積累了顯著的技術成果
圖爲在2024廣汽科技日上舉行的2023年度“廣汽集團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表彰
廣東省、廣州市有關領導,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總經理馮興亞以及境內外約260家媒體出席本次廣汽科技日發布會。此外,還有約200家媒體及衆多網友在線上一同見證廣汽自研新成果的發布。
馮興亞介紹廣汽在汽車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
動力電池作爲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與續航裏程、安全性等關鍵指標直接相關,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也是全球汽車産業電動化轉型的技術高地。目前,廣汽集團初步打通了全固態電池全流程制造工藝,已取得車規級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量産的關鍵技術突破,具有超高能量密度、超高安全性及大容量全固態電芯三大核心優勢,預計于2026年裝車搭載于昊鉑車型。
廣汽埃安電池研發部負責人李進講解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技術
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模型展示
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與第三代海綿矽負極片技術(新型納米矽複合負極),全固態正極可達到5mAh/cm²以上的高面容量,進而實現了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相較于目前最先進的液態锂離子電池,其體積能量密度和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使整車續航裏程可超過1000km。
技術突破1:高能量密度
在安全性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強致密複合電解質膜,使電池在200°C熱箱測試中不發生爆炸,刷新了高比能電池安全新高度。此外,該電池在針刺、裁切、零下78°C幹冰環境、90°C高溫熱水浸泡等極端條件下測試均保持性能穩定,在穿釘、裁切等機械濫用條件下不發生熱失控,顯著提升了汽車的安全性。
技術突破2:高安全性
在電芯容量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通過嘗試百余種材料方案和工藝方案,成功確立了全固態動力電池的全流程制造工藝,實現了大尺寸多層堆疊全固態電芯的制造,其容量高達30Ah,遠超當前行業最高水平(10Ah-15Ah),爲車規級全固態動力電池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技術突破3:大容量全固態電芯
全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將極大地提升廣汽集團旗下産品的性能和市場競爭力,有助于推動廣汽集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將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産生積極影響。
汽車行業新一輪科技競賽的主戰場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特別是自動駕駛成爲競爭的焦點。科技實力強勁的廣汽集團,在智能駕駛領域具備領先優勢,擁有衆多先進智駕技術,包括可完成極限空間泊車、一鍵召喚接駕、大曲率坡度跨層行駛的超級泊車,以及高速NDA、城市NDA、交通擁堵領航TJP等,在無人駕駛領域則已實現Robotaxi的示範運行。
本次科技日推出的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可應用于複雜多變全場景,與目前主流技術路線相比,它不僅不需要高精地圖,更不依賴激光雷達,而是結合視覺傳感器和行業頂尖的AI算法,像人一樣感知世界,用更簡潔的硬件系統就能實現覆蓋範圍更廣的智能駕駛,爲用戶帶來了更豐富、更自由、全場景的駕駛體驗。
廣汽研究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陳學文解讀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
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在視覺識別上具備三大領先能力,使其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具有顯著的優勢。首先,極其精准地理解複雜交通道路的能力。無論是匝道、隧道、彎道還是路口、分岔路等複雜場景,這套系統都能准確識別並理解道路的結構。其次,超強的交通信號燈識別能力。這套系統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實現了各種信號燈元素的准確識別,包括信號燈類型、各種符號和色彩、讀秒倒計時以及閃爍狀態等。再次,處理複雜多變場景的能力。這套系統感知範圍達到車前150+米、車後100米,左右50米,是業界水平的1.5倍,感知類別除了車輛、行人、騎手、小動物等常見交通因素,更包括小推車、營地帳篷等不規則障礙物。
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科技亮點
在決策和行動方面,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同樣表現出色。通過對動態交通物體的實時跟蹤、意圖識別和軌迹預測,以及數據驅動與專家規則協同的指揮大腦,憑借廣汽首創的流體式時空聯合規劃技術,這套系統能夠精准預判其他交通參與者的行爲,作出合理、安全、高效的駕駛決策。此外,在泊車場景中,這套系統也展現出卓越的性能,最小誤差可以控制到5cm,能夠實現行業最高難度的立體車位、窄車位泊車功能。
此外,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更具備持續學習進化的能力。借助自研的數據閉環和仿真系統,這套系統能夠在仿真測試中不斷叠代優化算法,實現自我完善與進化。
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算法雙獲全球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廣汽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同時布局了主流的“多傳感融合技術”和前瞻性的“無圖純視覺技術”兩大技術路線,而且廣汽兩條路線都將擺脫對高精度地圖的依賴。目前高精度地圖的覆蓋率只占全國公路裏程的6%左右,也就是說基于高精地圖的自動駕駛在全國約94%的公路段無法使用,而廣汽兩條技術路線都做到“有導航就能開”。
廣汽集團通過如祺出行推出自動駕駛數據解決方案
作为自动驾驶持续迭代的重要基础,广汽集团正积极从多个维度打造数据闭环,已投资建设广汽云数据中心、广汽智能网联大数据平台等,同时通过如祺出行推出了涵盖数据标注平台ONTIME Data Encoder、高精地图工具链ONTIME MapNet、智驾仿真平台ONTIME NexSim三大板块的自动驾驶数据解决方案,以數據爲核心,驅動自動駕駛閉環叠代,助力廣汽打造行業領先的自動駕駛引擎。
一直以來,廣汽集團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研發成果不斷湧現,惠及更多用戶。2023年廣汽全年自主研發投入近84億元,新增專利申請近3200件,其中發明專利約占50%。截至目前,曆年累計自主研發投入超過450億元,申請專利約18600件,其中發明專利占41%。
廣汽集團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累計自主研發投入超450億元
本次科技日廣汽集團還展示了多項先進技術和人性化産品,包括電磁懸挂、MBoard2.0芯智底盤以及飛行汽車等,以及爲行動不便用戶群體深度定制開發的廣汽傳祺新能源E9福祉車。
此前,廣汽集團的首款飛行汽車GOVE在2023廣汽科技日上實現全球首飛,並于今年3月在廣州CBD上空進行飛行展示,首次完成在城市公衆複雜低空環境進行飛行驗證,爲廣汽城市立體交通示範運行探索邁出了重要一步。
科技日現場展示的廣汽首款飛行汽車GOVE
廣汽新輕商板塊——祺迹汽車也在本次科技日正式發布,現場展示的MLounge祺迹頭等艙支持L2至L4級智能駕駛,將在今年內量産;MBoard2.0芯智底盤應用“軟件定義底盤技術”實現艙駕分離,爲人類探索美好的移動生活方式,持續構建新場景、新物種、新動能。
廣汽新輕商板塊祺迹汽車創始人肖甯發布廣汽首代輕商架構
現場展示的廣汽傳祺新能源E9福祉車,則是科技廣汽對社會責任和人文關懷的深刻體現。這款車型獨特之處在于搭載了全球首創的可分離電動福祉座椅,該座椅落地後能夠輕松與機構分離,化身爲一張電動移動輪椅,續航裏程達26公裏,最大承重120公斤,讓科技爲更多的老年消費者創造美好幸福生活。
廣汽傳祺新能源E9福祉車
广汽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科技广汽内涵,在技术创新领域加快布局、积极行动,打造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面向未来,广汽集团将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专利成果,深耕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擘画“萬億廣汽”宏伟蓝图,积极为广州乃至全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汽车强国做出广汽贡献。
2024廣汽科技日活動現場